close
住院期間除了做檢查、打點滴之外,還有很多閒暇時間。看了幾部電影幾本書都頗有感觸,但不知是否受到藥物影響,還是在醫院關太久的原故,總覺得思緒阻塞,很多感想都沒辦法在第一時間記錄下來,非常可惜。現在即使出院在家靜養,手術後的不適和睡眠品質的不佳還是讓我精神萎靡,請原諒近期網誌可能會有點胡言亂語。今天先介紹這本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小說: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
(按圖可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介紹)

當兩歲大的愛女~凱特~被診斷出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生命拖不過兩三年時,身為人父人母的選擇是甚麼?

A.積極搶救  B.放棄

90%的父母一定會選擇A,但那同時代表著走上一條辛苦萬分的荊棘路,家中沒有重症患者的人實在無法體會(讓我聯想到這幾天發生的彰化沸鍋女嬰案,即使小女嬰奇蹟存活,將來的生活照料必定非常艱辛)。凱特的父母利用先進的生技醫學,挑選完美基因配對生下小女兒~安娜。安娜一出生就被賦予無從選擇的使命:拯救姊姊凱特,從臍帶血、白血球、骨髓、到幹細胞,在安娜十三歲這年甚至輪到她的腎臟,因為凱特的腎已經失去作用,如果不從安娜身上摘取一顆腎臟,凱特沒辦法撐過一個月。但是向來逆來順受的安娜卻突然自行委託知名律師來控告親生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所有的家庭衝突和醫學倫理一觸即發。

這種題材有點類似「複製人」,一定會提到生命道德的衝突點,但本書更令人動容的是關於親情的刻畫,凱特的媽媽如是說:「我的人生宛如建築物著火,我的一個孩子在裡面,唯一可以救她的機會就是派我另一個孩子進去,因為只有她認得路。我知道我在冒險嗎?我當然知道,因為那代表我可能同時失去兩個孩子。我知道要求她這麼做是不公平的,但我也知道那是我唯一可以同時保住他們兩人的機會。這麼做合法嗎?合乎道德嗎?這是瘋狂的、愚蠢的、還是殘酷的主意?我不知道。但我衷心的相信這麼做是對的。」如果你是凱特和安娜的父母,你又會怎麼選擇呢?

安娜說:「正常在我們家,像一條太短、蓋不住整張床的毯子。它有時候可以剛好蓋住你,其他時候卻可能害你冷得發抖。最糟糕的是,你永遠不知道這兩種情況會發生哪一種。」在醫院的這些日子,我最渴望的就是「正常」生活,可以正常上下班、正常逛街看電影、正常下廚或上餐廳.........所有正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在病人的眼裡卻變成「渴望」。最讓我難過的是,我的「不正常」直接影響周遭的親人,老公沒辦法正常工作寫paper、沒辦法睡在家裡舒適的大床、沒辦法正常的飲食;爸媽每天抽空來送飯送菜、陪在我身邊遞茶拍背、看到我必須做各種檢查而難受心疼;蕭小芸孤伶伶的一個人看家、整個月隨便吃喝、三不五時還要幫我借雜誌和DVD.........多麼懷念4P同居的正常生活。所以當我看到凱特一家人為了她的疾病團團轉時,不由得淚如雨下,窩在病床哭了一個下午。為我自己的身體狀況哭泣嗎?不,是為了身旁愛我的人而心疼。不想再讓你們煩憂,我會好好保重、為自己的健康繼續努力。

這本書的探討面項很廣,我也很喜歡書中對於叛逆的長子~傑西的心理描繪,長期受到忽略以及嚴重的無力感,一個青少年要怎麼面對這樣無法選擇的家庭環境?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都不同,但是如果當你「在乎對方是否活下來更甚於在乎自己時,那就是愛嗎?」是的,那就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n2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