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晚跟蕭小芸一起聽了猶太裔女鋼琴家~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的鋼琴獨奏會。老實說,好久沒有聽到讓我滿意的鋼琴獨奏會了,但昨晚的演出很令人讚賞。

        齊柏絲坦的音色一如她本人給人的印象:誠懇、溫厚、明亮。就外表看來,真的是個樸實無華(有點像農婦)、但要求嚴格的演奏家(應該也是個嚴格的老師)。她對於小品的處理,非常細緻柔美,開場的布拉姆斯間奏曲OP.117,清亮柔美的高音與豐富卻不沈重的低音相得益彰,旋律線條的圓滑度與完整性,真的讓人佩服!但是她所處理的布拉姆斯隨處可聽到兩手不對齊,感覺太後浪漫了一點?跟我認知的新古典演奏法有些許差異。但依然詮釋的很出色。

        第二首重量級曲目: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雖然以前不曾聽過,但昨晚一聽,我就知道自己是絕對沒這個能耐把這首作品練起來。齊柏絲坦的技巧非常好,但最重要的是,她並不「炫技」,這些高深的演奏技巧,都在她柔美優雅的肢體動作中完成,這麼輕鬆、這麼不著痕跡,稍不留意,她的小指在白鍵上的滑音、或大拇指在黑鍵上的滑音,就這麼清楚乾淨的溜過去了。而連續大跳的艱難片段,她的準確度高達98%,雖然有些微凌亂,但還是令人瞠目結舌。她受訪時曾說:「當我在練習這首主題與變奏當中的第24段變奏時,我的手很小,但那段變奏卻有16度大跳,彈起來的確很吃力。結果有一天我看了卡通~湯姆貓和傑利鼠~裡面有一段是湯姆貓彈鋼琴,彈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當然有跳躍技巧,可是湯姆貓不是手跳過去彈,而是手指變長了去彈。不知為何,看到那個畫面,我覺得我自己的手指也能伸長,再彈那個十六度大跳,一下子就學會了!」哈哈哈~看湯牡貓得到練琴靈感,可見她真的把音樂融入生活,生活中的任何一點發現,都會成為她演奏的靈感。可惜的是她的連續八度,音色稍嫌粗糙,比起第一首曲目,顯然沒有那麼完美。

        下半場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十三首前奏曲Op.32,這也是很瘋狂的挑戰!我連一首都練不好(我太容易沒力,老拉的曲目超乎我的體能),他竟然連彈13首!40分鐘連續演奏,真的是鋼琴女神!拉赫曼尼諾夫處理的很有味道,在俄羅斯的成長過程的確讓齊柏絲坦對於俄國音樂的風情掌握得很好。每首前奏曲的特色都表達得很精準。

        整場演奏可以看到齊柏絲坦高超但內斂的演奏技巧(我真的很不喜歡有些人一直耍弄技巧,音樂不是只有技巧);以及謙虛誠懇的演奏心態(有好幾個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都讓我失望,感覺沒有用心準備就上場,但台灣觀眾永遠以「名氣」決定售票狀況與掌聲大小,不管台上演出者詮釋多爛,只要有快板曲目就心滿意足,甚至讓我懷疑這些演奏嘉市不是在惡整台灣觀眾?反正只要名氣夠大,即使彈得很爛,排隊等簽名的還是一長串)。齊柏絲坦早年的不順遂,卻讓她現在對每場演奏會都全力以赴。謝謝齊柏絲坦,給了我很棒的一場音樂饗宴!

************************
下文擷取自焦元溥的「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

◎ 專訪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 1965-) 

        齊柏絲坦1965年出生於莫斯科,六歲進入格尼辛音樂院師事陶柏,後繼續於格尼辛學院和薩茲學習。她在蘇聯曾獲俄羅斯鋼琴大賽冠軍,並進入全蘇鋼琴大賽決賽。1987年她參加布梭尼鋼琴大賽榮獲冠軍,精湛的演出透過廣播轟動全歐,布梭尼大賽之後更連續四屆冠軍從缺,成為該賽著名的「齊柏絲坦障礙」,亦為樂壇傳奇。

        齊柏絲坦技巧精確而音色醇美,電光石火中又不失溫柔敦厚。除了是傑出的獨奏家,她也是出色的室內樂名家,和阿格麗希與小提琴家凡格洛夫(Maxim Vengerov, 1974-)等著名音樂家皆長期合作,並有眾多錄音。現與丈夫與二子居住漢堡,是當今最受推崇的俄國鋼琴名家之一。(詳文請參考網站連結)

************************

 瀏覽人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in257 的頭像
    xin257

    xin257的部落格

    xin2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